2025年4月30日 首尔 – LG新能源(KRX: 373220)今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,披露公司将通过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实现盈利。业绩报告显示,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.3万亿韩元,环比下降2.9%,同比增长2.2%;营业利润为3,750亿韩元,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%,实现扭亏为盈。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,580亿韩元的《通胀削减法案》(IRA)税收抵免额。
LG新能源首席财务官李昌實表示:“第一季度我们在北美市场表现积极,在新推出的电动车型产品方面实现了稳健出货。然而,由于整车企业持续采取保守的库存管理策略,我们的营收较上季度有所下降。但得益于上季度影响利润的一次性因素的消除,以及在原材料成本控制与整体成本效率提升方面的高效努力,本季度我们成功实现了盈利。”
2025年第一季度战略部署:产能配置重构与业务拓展齐头并进
本季度公司重新调整了在北美地区的产能配置,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,缓解市场变局带来的持续冲击。公司暂停了位于亚利桑那州的储能系统(ESS)电池工厂建设,转而优先利用位于密歇根州的现有产能,并较原计划提前一年启动用于ESS的磷酸铁锂(LFP)电池生产计划。
此外,公司正在推进收购位于密歇根州的通用合资工厂三期项目(GM JV Phase 3),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扩张在北美地区的市场布局,同时助力现有投资实现利用率的最大化,减少设备闲置时间。
除了战略调整外, LG新能源凭借其强大的产品竞争力,在电动车电池与储能系统业务方面持续取得亮眼成绩。公司成功将46系列圆柱电池扩展至传统整车制造商企业,赢得10GWh的年度新订单。储能电池订单也连下两城,公司既取得了波兰国家能源集团(PGE)的欧洲电网级ESS电池订单,同时拿到了来自台达电子的美国住宅用ESS电池4GWh的订单。新应用市场拓展取得实质进展,公司正加速布局太阳能电动车、海上风电项目等领域,并在法国与Derichebourg公司合资建立了首个欧洲电池回收工厂。该工厂将具备每年2万吨的预处理能力,力求在满足欧盟电池回收法规要求的同时,保障金属供应链的稳定。
2025年未来布局:优化运营驱动降本,灵活应变迭代创新
展望未来,美国关税政策及欧盟针对汽车产业的工业行动计划等监管变动,预计将对电池产业带来广泛影响,LG新能源将在今年集中精力优化运营、降低成本,并积极拓展战略性业务机会。
公司将聚焦必要性投资,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,灵活调整产能扩张的规模与节奏。同时,在动力电池方面,公司更谨慎地应对库存管理策略,并专注于更具成长潜力的储能系统领域,加速实现进一步的营收拓展。
与此同时,LG新能源也将通过推出如46系列圆柱电池等新产品,撬动主要客户的长期订单增长,并在人形机器人、无人机等新兴应用场景积极探索,从而更好地拓宽圆柱电池的使用范围。
为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压力,公司将加速推进北美供应链本土化战略,与北美市场的材料企业精诚协作,在合作中共同应对冲击。此外,公司也将加快干电极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,提高成本竞争优势。